近日,#1L康師傅冰紅茶漲到5元#登上微博熱搜,引發(fā)網友的廣泛熱議。
對此,有網友評論稱,“統(tǒng)一贏麻了,我這統(tǒng)一還是四塊”“五塊錢誰還買它啊”“誰給你的自信”。還有網友疑惑,“不是一直五塊嘛,還有6塊”“新疆一直五塊啊”。
康師傅飲品漲到6元了?
近日,大公快消走訪多家超市與便利店發(fā)現(xiàn),康師傅冰紅茶1L裝在不少店鋪已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漲價,市面上已難見4元的康師傅1L裝茶飲產品,大部分價格定為了4.5-6元。其中,有超市向大公快消確認了康師傅1L裝茶飲產品漲價這一信息。
大公快消注意到,不少大型超市已將康師傅1L裝茶飲產品的價格定在了5元/瓶。據多家大型超市的小程序顯示,目前,永輝超市、華聯(lián)超市、物美超市的康師傅1L裝茶飲系列售價均為5元/瓶。而在天貓超市,康師傅1L裝冰紅茶的產品包裝上已明確標明“建議零售價5.0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家、便利蜂便利店中,康師傅1L裝茶飲系列售價已達到6元/瓶。
對此,大公快消咨詢康師傅方面,1L裝茶飲系列是否已在廠商端漲價、漲價幅度及原因等問題,對方表示,康師傅1L裝茶飲產品的價格定價主要是以各地區(qū)零售商實際定價為準,漲價幅度及漲價原因并不清楚。
不過,在專家看來,康師傅的這種定價方式可能會造成其價格體系的混亂。
中國企業(yè)資本聯(lián)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對大公快消表示,不同地區(qū)的零售商根據當地的消費水平、市場需求、進貨成本等因素自主定價,可能會導致同一產品在不同地區(qū)存在較大的價格差異。這種情況可能會對消費者造成困擾,影響他們對品牌價格公正性和產品價值的感知。同時,價格體系的不一致也可能對品牌形象和市場定位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引發(fā)不同區(qū)域的串貨問題。不過,零售商自主定價也有利于他們根據當地市場情況靈活調整,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和適應市場變化。因此,康師傅需要在保持價格靈活性和維護價格體系穩(wěn)定性之間找到平衡點。
這并非康師傅首次漲價。2023年11月,一張康師傅部分飲料漲價的告知函圖片,引起網友們的廣泛熱議。告知函顯示,將于11月1日起上調茶飲/果汁系列產品的終端建議零售價,具體為中包裝茶/果汁系列建議零售價從3元/瓶起調整為不低于3.5元/瓶,1L裝茶/果汁系列建議零售價從4元/瓶起調整為不低于5元/瓶。
彼時,杭州頂津食品有限公司回應媒體稱:“這張(調價)海報沒有對外正式公布,不清楚是怎么流露出去的,不能代表官方。如果要正式調價,會針對具體的客戶經銷商,出具書面蓋章的調價告知函。”
從漲價幅度來看,中包裝產品提價幅度約16.67%,大包裝提價幅度則達到25%。值得注意的是,康師傅大包裝的提價幅度甚至超過了茅臺出廠價20%的漲幅。
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旺季將至,1L裝茶飲產品是康師傅的戰(zhàn)略性產品,此時漲價,是康師傅未來調整產品價格,以及拉動渠道的一個重要抓手。從地區(qū)方面看,康師傅的增長主要集中三四五線城市,更多是在無糖、低糖板塊。
在柏文喜看來,康師傅1L裝茶飲產品漲價的原因可能涉及多個方面。首先,原材料成本的上漲是導致漲價的一個常見因素。食品飲料行業(yè)的生產成本受到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較大,例如糖、茶葉、包裝材料等價格的變化都可能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最終成本。其次,勞動力成本的增加、運輸費用的上升以及市場競爭壓力等因素也可能導致企業(yè)調整產品價格。另外,企業(yè)為了保持或提升利潤水平,可能會根據市場情況和消費者接受程度來調整價格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康師傅方面對于此次漲價的具體原因尚未給出官方回應,所以以上分析僅為可能的原因。
業(yè)績低于市場預期
3月26日,康師傅發(fā)布2023年度業(yè)績。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xiàn)營收804.18億元,微增2.16%;歸母凈利潤31.17億元,同比增長18.43%。
不過,這份業(yè)績并不及市場預期。根據Wind數據統(tǒng)計,市場此前對康師傅2023年的營收預測為818.8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測為32.91億元;中金曾在評級報告中預測,康師傅2023年的收入預計同比上升2.9%,凈利潤預計增長21.5%至32億元。顯然,康師傅2023年業(yè)績與上述機構的預測仍有一定差距。
財報顯示,康師傅主要有三大業(yè)務,分別是食品業(yè)務、飲品業(yè)務,及其他業(yè)務(包括方便食品、投資控股、投資性房地產作租賃用途、物流及支援功能業(yè)務)。
食品業(yè)務和飲品業(yè)務占據康師傅營收的“半壁江山”。報告期內,康師傅飲品事業(yè)收入為509.39億,同比增長5.39%,占總收益的63.34%。報告期內,因原材料價格下降及組合變化,康師傅飲品毛利率同比提高0.15個百分點至32.10%。
另外,康師傅指出,由于分銷成本率同比提高,使得飲品事業(yè)2023年全年公司股東應占溢利同比下降8.57%至12.6億元。
相較于飲品業(yè)務,康師傅方便面業(yè)務卻難言樂觀。報告期內,康師傅方便面事業(yè)收入為287.93億元,同比下降2.84%,占總收益的35.80%。
大公快消注意到,康師傅方便面業(yè)務收入的下降,與中價袋面和高價袋面銷售額的減少有直接關系。2023年,高價袋面的銷售額為118.5億元,同比下降6.63%;中價袋面的銷售額為29.84億元,同比下降3.61%。
財報顯示,2023年康師傅營運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凈流入為54.95億元,投資活動所用的現(xiàn)金凈流出為37.24億元,包括資產活化的現(xiàn)金收入為2.13億元。融資活動所用的現(xiàn)金凈流出為73.19億元,現(xiàn)金及現(xiàn)金等值物(含長期定期存款)的凈減少為51.50億元。
大公快消注意到,康師傅的分銷網絡數量正在縮減。2023年,康師傅的直營零售商數量為21.71萬家,而2022年,康師傅的零售商數量為25.5萬家,減少了3.78萬家。
大公快消注意到,或受“土坑酸菜”事件影響,康師傅在財報中多次重申食品安全的重要。康師傅在財報表示,積極踐行“健康中國”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對食品安全風險零容忍,支持營養(yǎng)健康政策法規(guī)研究和科學論壇活動。
然而,在財報公布不久后,康師傅被曝出旗下產品涉及健康風險。
4月2日,意大利衛(wèi)生部發(fā)布通知,召回一批康師傅牌方便面。
意大利Fanpage網報道,意衛(wèi)生部發(fā)布通知文件稱,一批中國進口的康師傅牌方便面中可能存在未標明的雞蛋過敏原,這可能對某些類別的消費者構成健康風險,因此對部分產品進行召回。
“康師傅這幾年出現(xiàn)了不少質量問題,是導致方便面業(yè)務萎縮的主要原因,這應該引起管理層的重視。”快消行業(yè)分析師康定平指出,不管營銷做得有多好,最終贏得市場的還是品質,康師傅深諳此道,就看運營團隊能在多大程度上落實好品質管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