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真的是人人都有麥克風,都有鏡頭。各類博主越來越細分,美食、旅游、美妝都是非常擁擠的紅海,攝影、書法、手工等也各有賽道。而普通人拍攝的VLOG,也呈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我本關(guān)注不多,最近受朋友推薦,看了幾個。
博主都是普通人,有的是相夫教子的師奶,有的是跟父母同住的大齡單身女性,有的是退休在家的老人,也并沒有諸如美妝、攝影那樣的一技之長,有些分享的內(nèi)容簡直就是“白開水”“流水賬”,連“肥皂劇”都算不上─“肥皂劇”起碼還有點泡沫。情節(jié)上沒有什么懸念、反轉(zhuǎn),沒有嘩眾取寵、耍寶賣萌,也沒有擺弄什么極端“人設(shè)標簽”─比如特別精致考究,或者特別懶惰、骯臟等。
總之,一切都太普通了。有一位師奶,就是天天接送孩子,煮飯吃飯,感冒發(fā)燒吃藥之類,瑣碎得不能再瑣碎。然而,居然有大量粉絲樂此不疲地天天看,好似《楚門的世界》的那批觀眾。只不過楚門是被動、無知的,而這位師奶是主動的就是了。
仔細想想,而今電視劇的收視率持續(xù)走低,明星“真人騷”的熱度也大不如前。原因不復(fù)雜,種種各類脫離現(xiàn)實的“懸浮劇情”,帶給觀眾認知失調(diào)。過度包裝的“真人騷”則充斥劇本化、塑料感,依靠“撕番”“賣慘”來制造流量。這讓觀眾對虛假敘事產(chǎn)生了“審假疲勞”。
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普通人VLOG,魅力恰恰在于“不完美”的笨拙表達,收樸字見色之效。也有些博主后來開始蓄意包裝,但挑剔的觀眾一旦感受到虛假,就會馬上拋棄,以此來維護原汁原味的創(chuàng)作法則。這類“電子榨菜”為普通人提供了一種樸素的情感連接。公眾以這種方式,反抗著精英敘事,解構(gòu)著精致的虛假,而在平民故事中尋找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