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另类专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福利,伊人色综合网久久天天,欧美人牲口杂交在线播放免费

              首頁 > 藝文 > 有料歷史 > 正文

              ?飛天逗花雨 複窟展胡旋

              2021-10-13 04:27:47大公報
              字號
              放大
              標(biāo)準(zhǔn)
              分享

                圖:唐代小忽雷是現(xiàn)存古樂器中的珍品。

                莫高窟誕生于公元四世紀(jì),歷經(jīng)一千多年的營造,留下了大量精美的壁畫和彩塑。其中,就有不少壁畫描繪了女性供養(yǎng)人的形象,展現(xiàn)了古代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的服飾妝容特色。此次展覽復(fù)原了一些女供養(yǎng)人的妝容,無論是臉上撲粉、唇上涂紅,還是畫眉毛、戴發(fā)飾,其講究精細(xì)程度一點不比當(dāng)代遜色。

                回想一些古裝電視劇中的人物造型,有些與現(xiàn)代審美不符的地方,比如唐代女子,嘴唇只涂紅中間部分,眉毛是剃光本身的,再用筆畫上,其實這是還原歷史的。通過敦煌壁畫可以看出,唐代女子就是這樣“點唇”“黛眉”的。

                展廳里還有一件形似落地式衣架的器物,一人高的木架上雕刻龍紋,中間靠上部位固定著兩排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銅塊。這是一種宮廷打擊樂器││方響,最早出現(xiàn)于南北朝時期,流行于隋唐?!胺巾懯且环N典型的宮廷樂器。我們從敦煌壁畫里找到了大量有關(guān)方響的圖像,不光是形狀,還有演奏方式,都與故宮收藏的方響是一樣的。由此可見,方響是從西域傳入中國,慢慢地進入內(nèi)地,傳入宮廷,最終成為宮廷樂器的一部分。”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研究館員羅文華介紹道。

                資料顯示,敦煌的石窟群中有三百七十多個洞窟繪有樂舞圖。壁畫中的樂器涵蓋了吹奏、拉弦、彈撥、打擊等類型,約五十種七千馀件;壁畫中的大型樂隊最多達(dá)三十八人。敦煌壁畫中的舞蹈形象,最著名的當(dāng)屬“飛天”了。它融合了漢唐舞蹈傳統(tǒng)、古印度佛教文化及周邊眾多民族的舞蹈,別具特色,并借由《絲路花雨》《千手觀音》等舞蹈作品深入人心、令人陶醉。

                走進覆製的莫高窟第二百二十窟,北壁的樂舞圖瞬間進入眼簾。它繪制于初唐,是唐代壁畫中最具代表性的,描繪了佛國世界伎樂天奏樂歌舞的場景。畫面正中有一座燈樓,兩側(cè)各立一樹燈輪;左右兩廂置樂隊,共二十八人,分為兩組,演奏來自中原和西域的各種打擊、吹奏、彈撥樂器;兩對舞伎在小圓毯上旋轉(zhuǎn)騰踏,跳著唐代盛行的胡旋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