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史鐵生等著《生命是一萬次的春和景明》。\作者供圖
照顧母親的這段時間,每天一邊絞盡腦汁想著給媽媽弄什么吃的、怎樣才能吃得好吃得下,一邊絞盡腦汁哄媽媽開心放輕松,只有自己獨處、或者好友問起來的時候,才忍不住哽咽落淚。母親在醫(yī)院一次一次發(fā)燒感染,我又心疼又著急又發(fā)愁,不僅在每天下午四點到五點探視時間照看不誤,忍不住在非探視時間也跑去醫(yī)院,跟醫(yī)生請求,看一眼老太太,看看才心里踏實些。
坐在公交車地鐵里,眼淚無數(shù)次洇濕眼眶流過面頰,只有身處陌生人環(huán)境時,才敢釋放一下壓抑,也只能靜悄悄地釋放一點點一下下。然后,快速收拾情緒,假裝沒事人似的,看看周邊、看看街邊的紅桃綠柳、看看手機,重新讓自己跟外界“聯(lián)網(wǎng)”。
這陣子知道情況的東蕾、葉子、文、港弟、鋒弟常主動問候,到醫(yī)院、家里看望,寄營養(yǎng)品,港弟特意跑到藥房買了幾盒病人專用配方蛋白營養(yǎng)素,讬朋友帶到深圳寄快遞。并找香港的醫(yī)生、廣州的醫(yī)生,幫我咨詢治療建議,給我鼓勁。小樂每周關注我的文章,“這幾周跟著您的文章牽掛萬分,遙祝順利安好”……一直留意我文章的KK先生也發(fā)來問候表情包,我心照不宣,表示感謝。
文夫婦倆特意到家里看媽媽。去年文到我老家出差,利用晚飯后一點點空檔,與社科院的邊巴拉姆老師尋摸到我家老房子,當時媽媽的狀態(tài)還很好,讓兩位稱羨不已,直夸老太太又精神又智慧。說起來話長,其實就是一年前的事。
有時我在復盤時也想,可能就是媽媽的要強、講體面,把病痛難受的一面藏起來,我們都沒有看見,也一直以為媽媽會健健康康陪伴我們,我還開玩笑說媽媽一百一十八歲有個坎……眼下的現(xiàn)實實在是大大出乎預料,我們實在難以接受。
我發(fā)了個朋友圈拍了些花花草草說給病中的媽媽看看春天、看看外面的世界,朋友們紛紛來問,“媽媽怎么了?”我以為在龐雜的信息大海里,一條小moment、一首小詩很快就會淹沒在浪花里,沒想到這么多人留意,甚至關注到字詞的細節(jié)……每位朋友的關心,都令我感動好一陣,忍不住潸然。
鳳凰衛(wèi)視的敏說“親人患病,您的憂慮、勞累可想而知……十幾年前先父重病時,我也是咬牙堅持硬撐啊”,一下子觸發(fā)淚點,感同身受啊!這個時候,真想分身有術,把自己活成一支隊伍,各司其職,齊心協(xié)力,運轉有序。
老領導和夫人王老師每天問候老媽病情,老媽發(fā)燒他們跟我一樣著急,兩位八十歲老人特意打電話叮囑注意事項……
這些愿意與你共情、愿意開解你安慰你支撐你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
這些專業(yè)水平高又負責任的好醫(yī)生,也一定要好好珍惜。秋子主任、李旭主任都是女醫(yī)生,業(yè)務精湛,秋子還曾在MD Anderson醫(yī)院及City of Hope醫(yī)院進修。更可愛的是兩人既溫暖體恤,又干練爽朗,有須眉之氣。港弟求教的中山大學附屬醫(yī)院安教授、港大孔教授,也是又熱心又專業(yè)。
有時從醫(yī)院出來,想著母親衰弱萎靡的病態(tài),特別難過,特別想找個人傾訴傾訴,但大家都各有各的忙碌、各有各的亂麻、各有各的難以言說,不好意思將自己的憂愁再給人家添亂。
情緒是自己的,整理情緒也得靠自己。去看書,讀蔣勳,讀素樸平和、淡雅清新的文字;讀史鐵生,讀內力強韌、寵辱不驚的文字;讀畢飛宇,讀他筆下的麥田大地平原……這些文字不煽情,不說教,只是安靜地陪你凝視深淵,直到深淵里開滿星子……
去看花,梅開映晴光、玉蘭擎盞,海棠垂錦,郁金沐陽。碧桃、泡桐、丁香、垂柳……站在曉力姐家位于筒子河邊的老四合院,藍天白云掠過紅墻。風物似乎有靈性,懂你心事,知你喜好。
那天聽到一首曲子,背景是海灘浪花,曲子很美,海灘亦美,頗像香港的浪茄灣,聽著聽著心都淨了。
在陽臺上澆花時,一只斑鳩跳到外面窗臺,咕咕叫著,我看著牠,牠也眼睛滴溜溜盯著你,氣質這塊拿捏得妥妥的,一點都不怕人。
可是──好美的音樂聽著聽著會不知不覺淚水盈眶,我多想讓媽媽也聽聽這么好的音樂啊!
我與斑鳩對視時,發(fā)現(xiàn)窗外的玉蘭海棠開過又謝了,開始長出綠葉,媽媽出院回來沒有花可看了。我暗暗拜托斑鳩,勞煩你常過來窗口,多站一會兒、多咕咕咕唱一會兒,或者只是在窗前飛過來飛過去也好的。
看著滿街滿樹的花,我想起史鐵生的母親一次次央求他“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這話,正是我現(xiàn)在想說給媽媽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