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帶學生訪澳門,作中華文化交流。到澳門旅游大學參訪,看廚房,觀餐廳,聽梁嘉豪主任的澳門飲食文化講座。講座談到土生葡菜多元,混雜中西食材和煮法,每道菜都有故事,夾雜轉變與配搭的原因。既然已聞,何不品嘗,閒坐校內咖啡廊,環(huán)境富歷史感,淺飲輕食,十分愜意。
下午茶時段,點炸魚多士,清新不膩。另試蝦醬湯米粉,蝦醬加水作湯底,再添蝦肉浸泡米粉,辣椒青蔥紅綠點綴,鹹鮮濃郁,風味強烈。
蝦醬做法,古書記載不同,北魏《齊民要術》有“作蝦醬法”,談到:“蝦一斗,飯三升為糝,鹽二升,水五升,和調。日中曝之。經春夏不敗。”蝦飯鹽水混合,暴曬發(fā)酵久存。
蝦配蝦醬,可以煮湯。單純蝦湯,不獨喝飲,可用于加工食材,添鮮加味。清代《清稗類鈔》記一道“煨豬里肉”,用上蝦湯,做法如下:“以豬里肉切片,用縴粉團成小把,入蝦湯,加香蕈、紫菜清煨,一熟便起。”豬肉切片,上豆粉,放蝦湯,加香菇、紫菜同煮,現(xiàn)代要重現(xiàn)再煮,也不困難。
《清稗類鈔》另有記“薰面筋”的做法,蝦湯是重要材料,食譜詳記:“面筋切小方塊。煮過甜醬,醬四五日,取出。浸鮮蝦湯內,一宿,火上烘干。再浸蝦湯內,再烘十數徧,入油略沸薰食,亦可入翻牒?!泵娼钕惹?,放入煮過的甜醬醃製。再放蝦湯浸泡一夜,用火烘干。再浸蝦湯,多烘十數次?!皬獭弊滞ā氨椤弊?,表達次數??捎驼ㄞ故常部捎玫w住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