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另类专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福利,伊人色综合网久久天天,欧美人牲口杂交在线播放免费

              首頁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灣區(qū)舊事/大埔海與香港古代之采珠業(yè)

              2023-05-23 04:24:40大公報(bào)
              字號(hào)
              放大
              標(biāo)準(zhǔn)
              分享

                上圖:吐露港古稱媚珠池,自南漢開始就是采珠場,至明代才日漸式微。左下圖:《天工開物》有關(guān)于蜑民下水采集珍珠的畫像。右下圖:《廣東沿海圖》有記錄大步頭的位置。

                香港之有采珠,始自南漢。南漢劉氏割據(jù)嶺南,后主劉鋹,于大寶六年(963)設(shè)立媚川都,徵民為兵,額二千,于大步海專事采珠,大埔海亦稱媚珠池,當(dāng)?shù)貪O民則稱其為珍珠江。

                大埔海,香港內(nèi)海,位新界東北,古稱大步海,英稱Tai Po Hoi,又名吐露港Tolo Harbour,舊地圖作沱羅港、陀羅港。因位大埔旁,故稱大埔海。大埔海一帶水域,古屬媚川都,為著名產(chǎn)珠之地,所獲之珍珠,為進(jìn)獻(xiàn)朝廷之貢品,故歷代多以提舉或中官管理。采珠工作為善泳蜑民之專業(yè)。南漢劉氏占據(jù)廣州稱帝時(shí),曾大量采取,以為宮殿裝飾,并輸出圖利。《宋史.太祖本紀(jì)》載:“建隆四年(南漢大寶六年、963)……置媚川都,定其課令,入海五百尺采珠。所居宮殿,以珠玳瑁飾之……”同書〈劉鋹傳〉載:后主劉鋹“所居宮殿以珠、玳瑁飾之。”

                蜑民潛入海采珠 傷亡慘重

                大步海之珍珠滿足了嶺南君王之欲望,卻未為百姓帶來富足,反而招致巨大之苦難及不幸。《文獻(xiàn)通考》載:時(shí)人采珠“以石縋足,蹲身入海,有至五百尺深者”,致使溺死、被大魚咬死者,不計(jì)其數(shù)。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載:“……旁人以繩繫其腰,繩動(dòng)搖則引而上。先煮毳衲極熱,出水急覆之,不然,寒栗而死?;蛴龃篝~蛟鼉諸海怪……往往腹?jié)⒄酃?,人見血一縷浮水面,則蛋死矣?!泵麝懭荨遁钠噪s記》亦載:“珠池在海中,蛋人沒而得蚌剖珠。蓋蛋丁皆居海舶中,采珠以大船環(huán)池,以石懸大索;別以小繩繫諸蛋腰,沒水取珠。氣迫則撼繩動(dòng),舶人覺,乃絞取,人緣大索上。前志所載如此。聞?dòng)罉烦?,尚沒水取,人多葬魚腹,或繩繫手足存耳。因議以鐵耙取之,所得尚少。最后得今法;木柱板口,兩角墜石,用本地山麻繩絞作兜,如囊狀;繩繫沿兩旁,惟乘風(fēng)行舟,兜重則蚌滿,采珠之法,無踰此矣?!笨梢姴芍閷γ裰満?。這些能采珠者,多為蜑民。

                南漢滅亡(971)后,宋太祖于開寶五年(972)以采珠禍國害民,令行廢止?!段墨I(xiàn)通考》載:“(宋)開寶五年(972),詔罷嶺南道媚川都采珠?!薄端问罚咦诒炯o(jì)》載:“二十六年(1156)閏十月,罷廉州貢珠,縱蛋丁自便?!辈⒊烦拇ǘ迹∠俑I珠,采珠中止,以安民心??上Р痪弥?,宋廷又恢復(fù)采珠。

                元大德《南海志》卷第七〈寶貝:珠〉載:“元貞元年(1295),屯門寨巡檢劉進(jìn)程、張珪建言:東莞縣地面大步海內(nèi)生產(chǎn)鴉螺珍珠。又張珪續(xù)言:本縣地名后海、龍岐及青螺角、荔枝莊,共二十三處,亦有珠母螺出產(chǎn)?!碑?dāng)中之青螺角、荔枝莊,位今吐露港對出之赤門海峽。經(jīng)行省委官試采屬實(shí),定議采撈。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以蜑民700戶做采珠戶,官給口糧,令其在大步海及惠州珠池三年一采。

                元延祐四年十二月(1318年1-2月)設(shè)立廣州采金珠子都提舉司,在大步海持續(xù)采珠?!对贰贰词池浿尽?、〈歲課〉亦載:“珠……在廣州者,采于大步海。”足見香港地區(qū)直至元代仍為重要珍珠產(chǎn)地。

                產(chǎn)量劇跌 明廷放棄采珠

                明洪武七年(1374),因采珠5月僅得半斤,官方認(rèn)為產(chǎn)珠已盡,決定放棄,并且遷往合浦。采珠事業(yè)一直持續(xù)至明朝中葉才日漸式微。明神宗三十三年(1605),因廣東珠池蜃蚌日漸減少,明廷下令停止采珠,亦禁止民間私采。詔罷后,便無再采。大埔海一帶之蜑民,遂有仍以舟楫為宅,捕魚為業(yè)者,或轉(zhuǎn)陸居而業(yè)漁農(nóng)。古代香港之采珠業(yè)亦逐漸衰微。

                香港珠海學(xué)院中國歷史研究所教授暨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蕭國健教授

              點(diǎn)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