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比喻未加修飾的天然美質(zhì),常形容人的品質(zhì)純真善良。
出處:
“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如名其器?!?/p>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上》
典故:
魏明帝死前,將年輕的曹芳托付給司馬懿和大將曹爽輔佐。但兩人面和心不合,一直明爭暗斗?!爸窳制哔t”之一的山濤是司馬懿的親戚,他早看出曹爽不是司馬懿的對手,但他也沒有因此投靠他以謀取榮華富貴,仍然與嵇康等人游山玩水。
公元249年,司馬懿果然除掉了曹爽,獨專朝政。兩年后他死后,兒子司馬師繼任大將軍。司馬師當政后,山濤調(diào)動官職,于是他特地上述,推薦嵇康擔任自己門下吏部郎。不料嵇康很反感司馬氏鏟除異己、獨攬朝政的做法,反而寫了一封信,與山濤斷絕來往。
這封信,就是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山巨源即山濤。嵇康列舉了九條自己不適宜當官理由,山濤很了解嵇康,知道他是個血性男子漢,性格耿直、剛強。所以對此并不介意。但是,司馬氏卻不會放過嵇康。公元263年,司馬昭借故把他殺了。
過了兩年,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滅魏稱帝,建立了晉國。山濤上書推薦嵇康兒子嵇紹,說雖然父親被殺,但兒子與此不相干,他德才兼?zhèn)?,應當任用。司馬炎接受了山濤的建議,任命嵇紹為秘書丞。
當時有個叫賈充的權臣,在司馬炎面前吹捧自己的心腹陸亮,說他秉性忠貞、公正無私,強求讓他與山濤一起任職。司馬炎答應了,但山濤了解到陸亮是小人,不可能忠于職守,便極力反對。當時還有個縣令,在任職間大肆搜刮民財,怕人告發(fā)后獲罪,便向朝廷不少大臣行賄。他送給山濤一百斤絲,山濤為不顯示自己與他人不同,便不露聲色地收下來;只是命人將其封好,吩咐誰也不許動用。
后來那縣令案發(fā),不少大臣被牽連,問到山濤時,他把封存的絲取來,只見上面積滿了塵土,里面的絲一點都沒有動用過。
“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盛贊山濤說:“山濤就像未經(jīng)琢磨的玉和未經(jīng)冶煉的金一樣(璞玉渾金)。人們往往都欣賞玉和金光彩奪目的外表,而對未經(jīng)琢磨的玉和未經(jīng)冶煉的金,卻不知道它們內(nèi)在的良好質(zhì)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