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學校舉辦“中秋月滿團圓,同慶杭州亞運”猜燈謎活動,同學們開心參與,眾人皆滿載而歸。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各科知識與中華文化的底蘊也密不可分。鳳溪廖潤琛紀念學校(琛?。┮浴岸嘀剡M路,自然連結(jié),互相配合”方針,推動中華文化周學習活動,配合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宗旨,均衡注重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及能力,且兼顧思想、品德的培育和文化的薰陶。
九月時,杭州亞運進行得如火如荼,學校特地規(guī)劃跨課程主題式統(tǒng)整學習,科組整合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和重點,協(xié)助學生認識國情,加強國民身份認同及歸屬感。\謝盛業(yè)校長、李芷媚老師、陳俊妮老師 “琛小”小記者
“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主題式統(tǒng)整學習,牽涉到不同科組,讓學生認識亞運會、杭州的文化及地域風貌、中國風俗文化之美以外,還能鞏固各科的知識。其中,中國語文科舉辦“中秋月滿團圓,同慶杭州亞運”猜燈謎活動、“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校內(nèi)作文比賽、中常跨科組協(xié)作舉辦“杭州亞運與杭州文化問答比賽”。英文科設置“杭州亞運金牌榜”、“英語打氣口號”,讓學生認識運動比賽項目及冠亞季軍的英文名稱之外,學生亦可用英語匯報中國運動員獲獎情況,同時為中國運動員打打氣,加強國民身份認同及歸屬感。數(shù)學科就進行“杭州亞運大搜查”,以杭州亞運的情景設計教學活動,以數(shù)及量度范疇認識亞運場所設施及比賽項目。此外,常識科舉行專題學習,“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中國運動的發(fā)展,讓學生從中了解中國在亞運的發(fā)展和成就。
術(shù)科方面,體育科的“中國健兒,為你鼓舞”傳心同慶活動,于午會播放中國隊伍的精華片段,鼓勵學生揮動富有中華特色的“打氣棒”為健兒打氣,借以提高學生對國家的歸屬感。視藝科舉辦“童心彩燈獻祝?!奔啊昂贾輥嗊\吉祥物”設計活動,學生設計?燈時,為中國隊打氣及送上祝福,并體驗兩地同心共團圓;“杭州亞運吉祥物”蘊含眾多中華文化色彩,學生亦有機會發(fā)揮創(chuàng)意,設計獨一無二的吉祥物,為亞運會送上祝福。音樂及普通話科則為同學導賞杭州亞運主題曲──“同愛同在”,借欣賞主題曲歌詞及旋律,歌頌亞洲人民團結(jié)攜手與愛同在的深情厚誼。輔以價值課、STEAM教育組及電腦科協(xié)辦的校內(nèi)電競足球比賽、中國香港杭州亞運電競代表隊總教練暨中國香港電競總會副主席陳俊杰先生分享講座、“杭州亞運與杭州文化問答比賽”、“迎中秋 賀國慶 念杭州 賞亞運”等,不僅讓學生體驗電競運動,強化邏輯思維、策劃及臨場應變能力,也透過團體合作和溝通,學會尊重和接受他人意見,并學習“勝不驕、敗不餒”的體育精神。透過活動,學生的知識、技能及價值觀亦能從散開的“點”連成“線”,把所學知識環(huán)環(huán)緊扣并加以實踐。
文化大使積極投入
除了主題式統(tǒng)整學習融入學科教學外,活動組亦設計了眾多延伸活動,例如于“同‘琛’見證杭州亞運”中,邀請校長、老師、家長和學生一起同賞杭州亞運賽事,為國家隊打氣。師生家長濟濟一堂,不但提升體育氣氛,更能深化師生對國家的歸屬感。除此之外,為配合農(nóng)歷九月的中秋節(jié)日文化主題,加入“課室中秋及杭亞主題展板”及“舉頭猜燈謎”等攤位活動,不同年級學生們攜手合作及參與,透過思考、討論、互相幫助分析猜出答案,更添成功感。
此外,本校的文化大使們亦肩負起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使命,協(xié)助老師籌備及主持攤位,喜見他們躍躍欲試,過程中投入主動,令所有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實在居功不少。本年亦續(xù)邀琛小的小記者為各個項目“直擊報道”,訪問各持份者對活動的意見,好讓大家精益求精,繼續(xù)為弘揚中華文化發(fā)光發(fā)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