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亚洲另类专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福利,伊人色综合网久久天天,欧美人牲口杂交在线播放免费

              首頁 > 評論 > 隔海觀瀾 > 正文

              ?隔海觀瀾 | 柯文哲的“政治生意”惹火燒身

              2024-08-30 05:02:03大公報 作者:朱穗怡
              字號
              放大
              標準
              分享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陷入了從政以來的最大危機:其選舉假賬風波還沒有了結,就傳出妻子陳佩琪用兒子名字開公司、且公司地址竟然就是民眾黨黨部;之后陳佩琪又被爆去看逾億元(新臺幣,下同)的豪宅,柯文哲竟然還“火上加油”,說“我們本來就買得起,不用裝窮”;然而,“好戲還在后頭”,柯文哲再被揭發(fā)以選舉補助款4300萬元,在立法機構附近購置房產,他辯稱是作為個人辦公室。由此可見,在臺灣,政治是一門“好生意”。但當年柯文哲初入政壇時是以“清新、清廉”的形象作為“招牌”,吸引年輕選票,而如今其選舉賬目、選舉款項疑點重重,被批評“公款私用”,其“人設”正在崩解。島內民調顯示,超過半數受訪者對柯文哲的看法變壞,逾4成受訪者認為柯文哲應負最大責任。

                民眾黨選舉賬目混亂,島內檢察機關已介入調查,是否有違法之處還待調查,但早前柯文哲和民眾黨已承認政治獻金申報存在漏報、誤報,但把責任推給了會計師。如今柯文哲用4300萬元選舉補助款購買房產,純屬是他個人行為,這次找不到“背鍋俠”了,他卻依然辯稱是遵循國民黨和民進黨的“慣例”,但很快就被“打臉”了。因為國民黨的“慣例”是候選人選舉補助款全數歸入黨庫,至于民進黨,則是一部分選舉補助款歸入黨庫,其他部分捐給公益、成立基金會或照顧黨工等。而曾參加2024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的柯文哲據說把三分之二的選舉補助款“據為己有”。根據島內選舉相關法律,各組候選人得票數達當選票數1/3以上者,都可獲得每票30元的競選經費補貼,而政黨推薦的候選人之競選費用補貼,應由政黨領取,二黨以上共推候選人,也應共同具名領取。這當中雖無規(guī)定政黨領取后的用途,但外界解讀“由政黨領取”意味著應由政黨使用,而非落入私人口袋。

                柯文哲把選舉補助款當作私人款項來處理,是否觸法,還需由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和判定,但柯文哲10年前參選臺北市長時曾言之鑿鑿地聲稱要將選舉補助款捐作公益,還宣揚自己是最“清廉”的政治人物。在2024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期間,他還多次“哭窮”,呼吁支持者傾囊相助。但如今柯氏夫婦又是看豪宅,又是豪花數千萬元買辦公室,這讓當初捐款支持柯文哲的臺灣民眾情何以堪?有臺媒指出,這不禁讓人想起選舉前夕“藍白合”失敗,難道是民眾黨擔心若與國民黨合作,選舉補助款會流入國民黨和民眾黨的共同賬戶,不能隨心所欲地使用,所以拒絕“藍白合”,使得只有4成民意支持的民進黨賴清德當選?

                近月臺灣政壇頻頻爆出弊案,民進黨、國民黨和民眾黨皆有涉案者。外界憂慮涉弊將成為臺灣政壇的“新常態(tài)”,將重挫臺灣民眾對當政者的信心。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