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中學發(fā)布了一則整治“男女生非正常交往”的公告,要求男女生單獨走在一起,距離小于3.6米就會被懷疑非正常交往。這一公告引發(fā)軒然大波。
1934年,魯迅先生曾在《花邊文學·奇怪(一)》中討論過“男女大防”的問題。當時一個地方官僚禁止男女同學,男女同泳,鬧得滿城風雨。魯迅戲謔道,不同泳,不同行,不同食,但是“還沒有想到男女同吸著相通的空氣,從這個男人的鼻孔里呼出來,又被那個女人從鼻孔里吸進去,淆亂乾坤”,“防止男女同吸空氣就可以用防毒面具,各背一個箱,將養(yǎng)氣由管子通到自己的鼻孔里,既免拋頭露面,又兼防空演習”。如今,時隔80多年了,西安中學又冒出類似規(guī)定,的確讓人有點不可思議。
而后該校負責人解釋稱此系外界誤讀,“3.6米”的內容引用自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博士劃分的四種人際交往距離,3.6米以上屬于公眾距離,目的是為了更貼切地向學生們解讀非正常男女學生交往的行為。但此回應,大家顯然是不買賬的。
事實上,這種做法也并非當?shù)氐脑瓌?chuàng),此前廣東清遠等一些地方也有過類似的奇葩規(guī)定。學校給出的理由當然是一大堆,無非是怕學生早戀影響學習,耽誤進步,可謂是“用心良苦”。這也是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只不過,此次西安中學的規(guī)定更“出位”,也就格外地“搶眼”。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對異性產生好感是極為正常的,是生理與心理發(fā)育的自然表現(xiàn)。老師們哪一個又不是從青春期過來的。況且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時代,青少年的心智成長所面臨的各種信息來源更為多元和便捷。即便偶然出現(xiàn)一些問題,也不應諱疾忌醫(yī),視若“洪水猛獸”,而應從教育上、道德上給予正確的引導和適當?shù)募s束,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相信這些道理學校方面并非不懂。然而此類規(guī)定能夠出來,究其原因恐怕是管理理念上的簡單粗暴。部分教育者不會或不愿和風細雨,而習慣于暴風驟雨,對學生的學習成績看得多,對心理和性格教育關注地少。育人方法千萬種,最簡單地莫過于一禁了之,好比古代私塾先生手中的一柄戒尺,不管出什么問題一打了之。然而,一味的采取圍追堵截,往往適得其反,激發(fā)起學生的逆反情緒。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為人師表者,焉可不察。